书海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9章 农忙(第1页)

没几天,大家又都开始忙起来了。收完水稻,又要马上开始平整田地种第二茬。手脚快的,待雨一停,就马上到自家秧田里拔苗插秧。

杨大川第二茬预备了四亩的秧苗,两亩糯米,两亩粳米,余下的各种两亩茨菇跟马蹄。

这次插秧,杨大川也不遮掩了,干脆全部用抛秧,左手托着秧苗,秧苗连着泥土,右手挖下一株秧苗,往面前地上丢。只见秧苗沉沉地扎在泥土上,溅起浑浊的水花,每株之间留十公分宽,不一会儿,就是一大片。

“啧,啧这可真够快的,这抛秧没那么累不说,还快,一个人一天就能抵3个人干的活,就是不知道能不能长好”有村民开口道。

“上一茬大川家的稻子不还丰产了吗,我家今年也打算弄个1亩地试试”与杨大川家交好的,年轻又能当家的农民开口道。

“这种疏密不定的禾苗,不一定保证高产,大川那小子上一茬丰收说不定是用了南船北马的药水造成的,这第二茬悬哦”经验丰富的农民开口道,他们种了一辈子的田,经验不可谓不丰富,相对于年轻小子,更依赖于自身的经验。

杨大川可管不了那么多,他也不是要大家都接受,他自家觉得不亏就行。

下好秧苗,一鼓作气,又把马蹄跟茨菇苗种好,这两样下苗就得像传统的插秧一样了,一棵一棵插,但是间距比较大,马蹄3o厘米,茨菇4o厘米,茨菇最好拉线插,插得整齐,后面挖时就容易分明些。这两样也不用像水稻一样插得那么密实,耗费的时间也不多,花费个两天就差不多了。

杨大川又在自家水田捣鼓东西了这消息飞也似的在村子里传播,不过大家当时忙得脚尖打脚后跟,哪里有空去看稀奇景儿,等他们忙完,杨大川早就干完了,水田里种的不就是他在烂泥塘育的那些苗吗

不是说不用水田的吗,咋又种上了杨大川是不是以为他今年上半年丰收就不用操心一年的嚼用

许村长还特意上门问。这天一早,杨大川家刚喝粥不久,许村长已经来到了他们家,芋哥儿赶忙给让进屋,问一句要不要先喝点粥,许村长摆摆手。

“许叔,您这是来”杨大川搔搔头。

“我听说你把水田种那劳什子的茨菇马蹄了,不种水稻了”虽然许村长不是杨大川正经的亲长,但身为村长,他也是真的关心。

和芋哥儿交好的姚哥儿还特意上门问了,他家今年夏收完几兄弟就分家,杨大川捣鼓这些东西,他跟他当家的也有几分意动,分家了自个田地能做主,他们家在家里老人的阻止下竟然坚持拿了3分地出来种马蹄,听说茨菇跟芋头味道差不多就没种。

村里也有几户人家在河边有的泥田,按照往年惯例,都是丢荒的,因为在这些田里种庄稼,有可能粮种钱都收不回来。看见杨大川用烂泥塘种这叫茨菇马蹄的东西,也跟杨大川讨了点苗过去种。

杨大川用来育茨菇苗的那两块泥塘难怪没人要,就这么几个月就有大半时间是泡在水里没过顶的,要是种稻子的话,根早都被泡烂了。杨大川间了好几次苗,这两块泥塘才不至于绝户,所以把新苗移到好的水田里后,他也只是稀稀落落的在这两块田里补上茨菇苗。

忙完田里的事儿,又要操心地里的事儿。玉米早就过季了,如今都老在地里,得赶快把他们摘回家,还有种的红薯、黄豆、绿豆、棉花也相应的成熟,得收回家。收回家后,又要开始整地,补种其他东西。

杨大川忙得脚后跟打跌,9月要给茨菇取帐,追肥。取出来的茨菇帐白嫩嫩的,手臂长的一条,有些茨菇帐上还有小茨菇,粉糯粉糯的,杨大川不仅自家做菜吃,还分给村里人吃,吃不完的拿到镇上卖,杨大川懒得在街上守着卖,一股脑全卖给城里的饭馆,3个大钱1斤。加上水里的烂泥塘,总共种4亩茨菇,取了有1ooo多斤的茨菇账,卖了有3两银子。

大安朝现如今白米卖的也是35个大钱1斤,照这么算的话,这种茨菇还挺划算啊,据杨大川说,这茨菇账是茨菇不要的多余的茎,后面结的茨菇一亩地能有1ooo斤左右,就算只卖3个大钱一斤,也比种稻子收的多。一时间,村民心中火热,恨不得自家田里栽的是茨菇。

杨大川也不知道这古代没有种熟的茨菇跟马蹄亩产有多少,但是现代倒是有两千多斤,所以说了个保守的数字。

时至9月底,一场雨过后,又淅淅沥沥地下了几天小雨,暑气渐降。至此,杨家的田地的活儿暂时忙完了,忙了两个多月终于可以好好歇歇了。

芋哥儿心疼杨大川这两月下了大力气,瘦了一大圈,眼看着日子好过养起来的肉都掉光完了。于是,家里养的鸡鸭鹅都遭了秧,要不是杨大川拦着,他还想把自家养了将近一年的猪宰了给杨大川补身体。

倒不是心疼那猪,只是觉得那猪实在是瘦,养了1年,估摸着也就百来斤出头,平常沈阿嬷跟芋哥儿也没亏着它,打猪草也是勤快的,就是不长肉,难怪这边都没啥人家里养猪,吃的猪肉都是养猪大户养出来的,看来别人家里是有配方的。

在家闲了两天,杨大川又坐不住了。如今可没有啥可以消磨时间的,杨大川想到自己很久没有进山了,收拾收拾东西,跟芋哥儿打声招呼,就进山去了。

杨大川今天没有啥目的,就进山随便逛逛,不知不觉就走的有点远,进到老林子这边。沿着平山河往上游走进入一片山林,与大平山外围的林子不同,这里苍苍郁郁连成一片,看不到尽头,里面的树木都有几十米高,树冠广阔,光都不见透下来,树下的荆棘、灌木丛很少,倒是各种菌类不少,杨大川捡了一些不常见的放到背篓里。

一路走走停停,不时做些标记,看到有大一点的野物,都绕着走。在老林子里走了将近1个时辰,也没见到有啥东西,杨大川本来还以为这些老林子会有个人参、灵芝之类的,好采回去卖呢,但是啥都没看见。

估摸着时间也差不多了,杨大川就准备往回走。走着走着,稍微绕了一下远路,忽然听见好像有流水的声音,顺着水声走过去,现一个不小的湖,大概有5亩大左右,湖水清澈,清澈的湖水倒映着苍翠的大树,秋日的阳光撒在湖面点缀,一阵微风,泛起层层金鳞,水鸟贴着水面划过,水边金黄色的芦苇草随风轻轻摇摆,湖岸上还有成群的野鸭,偶尔还能看到从树林钻出来,探头探脑喝水的小动物。

真漂亮杨大川在心里感叹一声,赶明儿有空带芋哥也上来看看。怪不得以前那些城里人老是喜欢往山里钻,这漂亮的像画儿的风景儿可不就躲在这大山里吗

不过现在,杨大川也顾不得欣赏这景了,他今天上山还是两手空空的,就捡了几朵蘑菇,这里的野鸭水鸟那么多,可不能空手放过。

电视上,上山打猎都是背着一把弓箭。杨大川可不会射箭,枪倒是会用,但是没有。他通常都是背着背篓,拿一把打柴刀,一把小锄头,背一捆绳子,拿根手臂粗的开山棍就上山的。

抓野鸭子,水鸟这类会飞的,下几个套就行了。杨大川就地取材,用山藤下了十来个套放在野鸭群停留的地方。等野物上套的时候,杨大川也没闲着,四处走走,找水鸟蛋、野鸭蛋。

估计这个湖,没怎么有人来过,杨大川随便在岸边走走都捡了有半篓子的蛋,湖里的鱼也挺多的,还不怕人,人站在岸上都不游走。杨大川看着胡里的鱼,心想既然不走,那就跟我回家吧。在岸上挖几根蚯蚓用细藤绑在背篓底,把篓子下到水里,没过多久,拉上来,就收获一条足有5斤重的大草鱼和几条巴掌大的小鱼。

秋日天光短,趁着这最后的日头,杨大川背着半篓的野鸭蛋,半篓蘑菇,左手拎着大草鱼,右手还挂着3只野鸭,收获满满的往家去,以后这里就是自己的秘密粮仓了。正好,家里的鸡鸭鹅,被芋哥儿宰的差不多了,小的还没长成,正好贴补贴补。

杨大川到家的时候已经酉时了。

虽然自家当家的早已保证就是在山上随便转转,但芋哥儿还是有点担心,早就在门口等着了,看见他回来忙迎上去。

“你咋这时候才回来不是说就在山脚转转的吗”

“也没去多远,就随便走了走,耽搁了”,杨大川本来要跟芋哥儿说现的漂亮的湖,看到芋哥儿担心的样子就没敢说进了老林子。

“你这上山咋还有鱼呢,这半篓子的野鸭蛋又打哪来”,芋哥儿接过杨大川身上的东西,看这又是鱼又是蛋的,还有野鸭蘑菇,狐疑的问道。

“嘿嘿嘿,就随便走走,现了一个漂亮的湖,在湖边抓的,那湖老漂亮了,赶明儿我带你去看看。”

芋哥儿看着杨大川心虚的表情,知道他定不是像他说的那样,随便走走。看他这一身又是土又是草的,心里又气又急,也不好再说嘴。

“瞅瞅你埋汰的,赶快进屋洗洗”

“哎”杨大川让芋哥儿直直的看着,不好意思了“阿嬷做饭了吗,我打了条鱼,咱们晚上吃鱼吧,家里有段时日没吃了”

芋哥儿看着杨大川这惫赖样子,气乐了。

作者有话要说  文好冷哦,是写的太烂没人看吗请牢记收藏,&1t;

热门小说推荐
妃常逃跑,王妃哪里逃?

妃常逃跑,王妃哪里逃?

雇佣兵女教官一朝穿越,空间,医术,独立,落璃本想逃到别国安稳度过余生~不料惹到霸道妖孽九千岁搂她入怀。璃儿,你去哪?落璃不要你管!某傲娇男说道你去哪里本王就在哪里。落璃心中无奈问天翻白眼,心烦意乱妃常逃跑,王妃哪里逃?...

从成为企鹅大股东打造娱乐帝国

从成为企鹅大股东打造娱乐帝国

简介关于从成为企鹅大股东打造娱乐帝国(注明一下这本书是一本慢热的书,到后面会越来越精彩。)从2oo2开始,从北电开始,从神仙姐姐开始。从华娱初期开始。和小马哥拜把子,和老谋子称兄道弟。建立属于自己的娱乐商业帝国。当然也少不了花儿的陪伴,刘天仙,曾丽,大蜜蜜,刘师师,唐妍,李小冉...

无双宝鉴

无双宝鉴

小说关键词无双宝鉴无弹窗无双宝鉴txt全集下载无双宝鉴最新章节阅读...

凡仙变

凡仙变

简介关于凡仙变我自入仙道,只为登绝巅!山村少年周牧,毫无资质,偶得宝物闯入仙门,从懵懂无知到仙道巨擘,宝物既是臂助,又是威胁,他不得不走得更快一些。仙路坎坷,荆棘遍地,无论遇到任何情况,周牧都秉承着一个信念活下去,不为长生,只为自在。(新书修仙,可能有点慢热,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我在东京创造都市传说

我在东京创造都市传说

作品简介穿越平行世界的日本,神原真司得到一本记事本,名为都市传说实录。只要在记事本上撰写都市传说,就能让其在现实成真。而这个世界的日本,缺少了很多前世拥有的都市传说。...

八零年代之追夫日常

八零年代之追夫日常

昏昏沉沉中,薛凌从朦胧迷糊中清醒过来。这是哪儿?似曾相识的土胚房,残旧破烂不堪,老式窗户上贴着一对红艳艳的大红喜字,昏黄的小吊灯出微弱的红光。她躺在崭新却简陋的木床上,盖着一张薄薄的大红色喜被,床尾坐着一个挺拔冷峻的明朗男子。薛凌愣住了!他是程天源!!是他!竟真的是他!程天源,那个小时候疼她呵护她的邻家大哥哥,那个娶了她却当了一辈子鳏夫的丈夫,那个默默各位书友要是觉得八零年代之追夫日常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