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4页(第1页)

  不但如此,从这次重逢为始,直到次年的夏秋之际,敦敏、敦诚二人同访雪芹于其山村,赋诗纪事,那诗中的主要内容也还没有离开这一点,两人异口同声地写出"燕市哭歌悲遇合,秦淮风月忆繁华""衡门僻巷愁今雨,废馆颓楼梦旧家"的联语来。这绝不是什么偶然的现象,强有力地证明了我们上面的推想。--如其不然,如果这都是泛泛忆旧的话,那么他们相识已久,于雪芹家世谈习已多,既非近事闻,又何至于每次相见就只是重复这个雷同的话题?那不是太频数(shuo)可厌了吗?所以,我们有理由疑心,曹雪芹这次像是曾到南京"老家"一带去过(注:参看周汝昌《曹雪芹和江苏》(《雨花》1962年第8期)。又顷蒙阿英同志见告:吴兰征《绛蘅秋》传奇(嘉庆十一年丙寅抚秋楼刊)序中言及曹雪芹曾到南京,可供参考。),带回来丰富的见闻,也增添了更深刻的感慨。同时再考察脂砚斋在庚辰秋月,正是"四阅"《石头记》的一次大评订已毕的时候,前此一段时间,也正像乘雪芹不在,故而得间为之批阅整理;批语里有些话,也流露了雪芹出外未归的语气。这事情似乎是有迹象可寻的。至于雪芹远出的详细情由,看来敦敏是无意记载,讳莫如深。--他弟弟敦诚后来在敦敏诗集稿本上甚至连这诗都不愿选存,竟用墨钩将诗钩去。其中的事故,也可能很有关系。可惜我们此刻都无从进一步了解了。乾隆皇帝第二次南巡是在乾隆二十二年,第三次是在乾隆二十七年;雪芹的南游,在二十四、五两年,似和南巡没有直接关涉。我此刻设想,他南游的原因可能有二:一是他家曾在南京六十年之久,曾有远族或亲戚随住落户,曹頫本支抄家北归之外,尚有遗在南方的;或者雪芹此行,是因先世的家务私事(如抄家时还有外人欠他家的三万二千两的债权,由此可推,其他较细碎的事项、历久犹存的关系,或许不免),得老亲旧友的牵绪,而前往料理,也未可知?一是曾随别人,在江南作过事情。近年镇江地方,出现了曹雪芹曾经南行,在瓜洲镇江之间因天气阻渡停留,绘画赠人的传说,似非巧合(注:此事镇江江慰庐先生有详细报告文章。略参《红楼梦证》793-794页。)。如果所推近实,则这次南游,阅历山川,凭吊旧迹,听话往事,无往而不是对他深有感触的宝贵史料,同时也丰富了他的生活和思想。这些,对他写作后半部《石头记》是会起着巨大作用的。曹雪芹归来以后,和敦敏、敦诚的过从更加频繁了。乾隆二十六年(1761)夏末秋初之际,敦氏弟兄二人曾到山村来访他,他曾留饮,各有题诗为纪(注:参看《红楼梦证》1日版431、432页,版735、736页。(吴恩裕《有关曹雪芹八种》以为我把这次兄弟同访之事是定在"冬"日的,因而说那是错的。实则我并未有此说,我所谓"冬"是指敦敏当年另一次的"访曹雪芹不值"而言。原文叙次标点甚清,可复按。))。同年冬天,敦敏又曾来访,恰值雪芹外出,那时正是天阴日暮,野水寒云,诗人未归,门庭萧寂,敦敏对此情景,不胜怅怅之怀,因而有作。那诗写道:野浦冻云深,柴扉晚烟薄;

  山村不见人,夕阳寒欲落。

  雪芹就是在这种荒寒凄寂的世界里过着他的坎坷但是不寻常的生活,继续着他的写作《红楼梦》的伟大事业。

  二十六 南游

  雍、乾之际的最有声望最得民心的地方大吏有二人:尹继善和陈宏谋。尹继善是满洲人,姓章佳氏,隶厢黄上旗,父亲尹泰,也是官至大学士,所以旧日文人的话是"两世平津";尹继善的女儿又嫁了乾隆的第八子永璇,国戚皇亲,家门贵盛。他的府邸就在京师西城大护国寺和什刹海之间的定府大街,府内有园,名曰绚春。尹继善在雍正元年成了进士,只过了五年,便升任封疆要职、其时年纪不过三十多岁。他为人才干明敏,性情宽和,在雍正朝,仕风吏习专务苛刻的时候,他能不逐流俗,据记载说,有一次雍正对他讲授为官之道,叫他效法李卫、田文镜、鄂尔泰三个(这是雍正最赏识宠信的得意之人),尹继善却奏对说:"李卫:臣学其勇,不学其粗。田文镜:臣学其勤,不学其刻。鄂尔泰:宜学处多,--然臣亦不学其愎。"他以精辟深刻的知人之衡鉴,对这三位宠臣巧妙地进行了批评,有胆有识,应对得体,连雍正也莫奈他何。

  尹继善在雍正六年,就官授内侍读学士、协理江南河务;秋天,署江苏巡抚(次年"真除"),--这正是曹頫一家落职查抄的那一年。九年,尹继善已署两江总督。十年,协办江宁将军,兼理两淮盐政(任至十一年调职)。乾隆八年,再署两江总督,十年,实授(任至十三年)。十六年,复调两江(任至十八年)。十九年,又署两江总督,二十一年实授(任至三十年)。一生四督两江。尹继善初到南京,曹家正好刚已北返;不过他的总督衙院,就与曹家"老宅"相邻,自己又兼着两淮盐政,也是做着和楝亭一样的官。在南京一住,才日益体会到曹家祖孙数辈、历时六七十年之久、在江南一带的深得人心,远非一般俗常仕宦可比,而他家在文学事业方面的成就与影响深远,尤为大出原来的想象之外。尹继善对曹寅,本已久所心慕,至此,宦地相同,官职联属,自己也十分喜爱诗文书史,于是有意无意之间,都在学步楝亭,也作东南半壁的风雅主持。在这种心情之下,尹继善自然留意于访询曹家的现况,子孙的下落。中进士以前,尹继善曾在怡亲王府做过记室;后来曹頫是雍正交与怡王"照看"的。尹继善早年就已可能与曹家相识。大约到乾隆十九年再署两江总督时,他乘着搜罗人才的机会,决意务要跟寻楝亭的后人。而雪芹此时,编述《石头》一记,已经有了脂砚抄阅再评本。意在问世传奇的雪芹,正也想为书稿谋一个乐为出资刊板的东道主。两相凑泊,事不难成,尹继善爱才好士,礼聘情重,雪芹又可藉此重游童年故地,一举数得,就答应了前来请聘之人。雪芹前往江南,似非一次,乾隆二十一年(丙子,1756)南京好像已有他的足迹,所以二十二年敦诚寄怀诗句,正劝他不必远游--"劝君莫弹食客铗,劝君莫叩富儿门;残杯冷炙有德色,不如著书黄叶村"。这显然不是一种并无缘故的闲文琐语,而这一年,乾隆有意改变对待汉族旗人的政策,准许包衣人开户出旗,可能是雪芹生平中的一次颇有关系的事件。但到了二十四年秋天,他由于生计的艰难,为了著作的传布,还是不得不下决心,再度前往。这时,有人对雪芹也加紧注意,在形势不利的考虑下,敦诚弟兄也同意了他的南游的打算,如此可以暂避风波,保全书稿,因此反而赞助雪芹料理南行的一切准备。一到江南,雪芹的才华立即受到了尹继善的赏重,并以楝亭有此嗣孙引为欣慰。初时,宾主相得,情好甚笃。常在扬州的肖像画家云间6厚信(字艮生)者,来游南京,曾入尹府,见到雪芹,十分倾慕,为他绘了一幅小照,并写下了五行题记,其辞云:--雪芹先生洪才河泻,逸藻云翔,尹公望山时督两江,以通家之谊,罗致幕府,案牍之暇,诗酒赓和,铿锵隽永,余私忱钦慕,爰作小照,绘其风流儒雅之致,以志雪鸿之迹云尔。这就记录了一时的景况。

热门小说推荐
带二十一封婚书出狱

带二十一封婚书出狱

各位书友要是觉得带二十一封婚书出狱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原神:盘点大慈树王,纳西妲哭了

原神:盘点大慈树王,纳西妲哭了

简介关于原神盘点大慈树王,纳西妲哭了(前面七十章是枫丹剧情,大慈树王的剧情从第七十章开始)神秘的盘点系统降临提瓦特。播枫丹主线剧情罪人舞步旋,全员泪崩。温迪有这样艺术才华的人就算拯救了整个世界,也毫不奇怪吧?钟离对于整个枫丹的历史来说,芙宁娜是值得被认可的正义之神。雷电将军我认可她,此等意志,可谓已臻神境。纳西妲你我都知道,她是聪明到可以扭转世界命运的人呀。...

小鲛人,掉珍珠!腹黑狼王他要疯

小鲛人,掉珍珠!腹黑狼王他要疯

超甜超宠打怪升级。软糯哭包暴力小鲛人×腹黑占有欲强狼王俞瓷是鲛人一族里边儿,公认的最不值钱白色珠光鲛人。蓝星上级为了各族平衡,决定让鲛人族交出来一位小鲛人去陆地生活。蒋少戈一眼看上这条还没驯服自己四肢,连路都走不好的俞瓷。二话不说,捞回家!自此,开始了养鱼之路。俞瓷像是被大灰狼给装在蜜罐子里宠着,哄着。舍不...

女总裁的至尊高手

女总裁的至尊高手

被电之后,林飞扬的身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手?天才?只要敢在我林飞扬的面前装逼,我通通让你们遭雷劈。...

仙路之殇

仙路之殇

天地修道之法千千万万,但殊途同归,无数生灵终其一生,只为追寻长生大道。六界无尽太平岁月,一朝梦碎,天才少年,凭绝世传承,破万年浩劫,只为拯救苍生。新书异界小卖铺已经于17k布啦,赶紧加入书架阅读吧!新书QQ群1o46734449仙路之殇...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