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叶柔喃喃自语,平一点的锅……“相公,如果是平一点的锅,底部的柴火均匀地铺开烧,更好掌握火候,饼也不容易糊。”
“娘子你觉得可行?”
“我觉得可行,在家先把香酥饼简单烙一下让表皮定型,方便运去镇上,再借用姐姐后院的一个角落烙熟就行。就是这平底的铁锅打铁铺有卖吗?还有灶要怎么砌?”
一旁的李青松道:“小一点的灶我会砌,之前打短工跟一个老师傅学过。我下午回来就去山上挖土打泥。”
“打铁铺的郑掌柜我认识,明天我去问问能不能打平底铁锅。”
几人商量着,活儿也没停下。很快,两百多个香酥饼做好,几人一块儿出,李延宁闹着要去看看打铁铺。
谁让这主意是儿子先提的呢?李青鹤只能带上。
到了镇上,兵分两路,李青松夫妇去了东市,叶柔和叶明去了胡家豆腐铺,李青鹤则带着儿子去了打铁铺。
到了打铁铺,李延宁看到铁铺的墙上挂了不少铁农具。华朝重视农业,鼓励农桑,化兵器为铁农具,在民间对铁器的管理没有那么严格。
当打铁铺的郑掌柜听到要平底的铁锅,露出了疑惑的表情。
最后李延宁在地上画了一个大概形状,郑掌柜才理解他们想要的,不禁惊奇这小娃娃真好玩,居然想出这种铁锅,这锅能炒菜?这李木匠也是,居然花这么多钱纵容孩子。
他只在心里嘀咕,出钱的是老大。面上还是客气地与李青鹤协商了交货时间,付了定金,父子俩离开打铁铺。
等他们回到胡家豆腐铺时,香酥饼已经卖了三分之二,剩下的三分之一也在快减少。
比香酥饼卖更快的是豆浆。
“胡掌柜明天能多煮些豆浆吗?”
“就是,我们住的远的来迟一些就买不到。”
李青梅笑着道:“各位,不好意思,明天多煮点,你们拿饼配稀饭也好吃。”
“也是可以吃,就是觉得你家的豆浆香浓,配香酥饼滋味更好。”
“谢谢各位抬爱,明天一定再来啊。”
巳时香酥饼卖完。李青梅很高兴,叶柔问:“姐姐怎么这么高兴?”
“豆浆卖的好我能不高兴吗?”
叶柔一听也喜笑颜开,想让姐姐再高兴一些,道:“姐,我教你做豆腐丸子汤,这汤配香酥饼也好吃。豆腐丸子汤受欢迎的话,香酥饼也能卖得更快,两全其美的办法。”
李青梅立刻想到正月初一在李家吃过的豆腐丸子,那鲜美的汤汁和柔嫩的丸子至今让她念念不忘:“是个好主意,那姐姐就不跟你客气了。”
“这有什么。”
巳时过了一半,李青松夫妇也来到豆腐铺。李青松可惜道:“香酥饼不够卖,要是午时那会儿还有饼,还能再卖会儿,打短工的午时正要吃饭。”
几人回去后,李青松去挑泥做灶,李青鹤开始做衣柜,叶明去挑柴。叶柔将未绣完的手帕绣完。杨芳华又去腌酸菜和咸菜,这个季节菜长得好,腌的酸菜最香。
姜氏负责起了三家的牲口用料,正带着孩子们去打苜蓿草。
第二日,胡家豆腐铺出了一道豆腐丸子汤,一碗汤三文钱,汤底是熬得奶白的大骨头汤,四颗豆腐丸子圆滚滚的,还点缀着翠绿的葱花。
一口咬下,豆腐的软嫩中裹着肉末的油脂和蘑菇的清香,汤汁浓郁,葱花增加了汤的爽口。一推出大受欢迎。
豆浆配香酥饼当早餐,豆腐丸子配香酥饼当午餐,一日三餐都可以选不同口味的香酥饼来搭配。
平底锅打好后,每天姜氏和杨芳华都先在家炒好馅料,再送到李延宁家的厨房。
此时叶柔和李青鹤也将面揉好醒好,几人开始包馅料擀成饼状。
叶明看火,李青松简单地在锅中微微烙一下定型。
最后装箱运去胡家的后院角落再刷油烙熟。热乎乎的香酥饼喷香扑鼻,表皮更加酥脆,馅料更加美味。连北街的有钱人都常常差遣家丁、丫鬟来买。
后面叶柔和杨芳华又6续推出了春笋炒肉馅儿、荠菜鲜肉馅儿、香桩鸡蛋馅儿,还有木耳萝卜馅的。
叶明打到的野物,适合用来做馅料的都留下来,其中兔肉馅和野鸡馅的很受北街富人欢迎,也卖得贵,一个要八文,野物肉馅依据猎到的难度,价格逐渐上涨。
生意红红火火。香酥饼在景和镇可谓无人不知。
一朝重生,她成了女扮男装腹黑下流哦不,腹黑风流的小少爷。偶尔虐虐渣,手撕白莲花,撩拨女粉掰弯男粉做人生赢家。原以为可以美女绕膝,三千佳丽,却不想意外招惹了个大腹黑,从此春宵苦短,四肢发软。某天,记者采访,小少爷,请问你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唐微小但笑不语。左手握着金手指,右手牵着忠犬老公,不走上人生巅峰都白瞎了这坑爹的重生!推荐姑娘完结文Hello,校草大人!,女扮男装甜宠一对一,欢迎入坑O∩∩O微博云起微姑娘...
...
苏逸是一个级富二代,然而却一直是单身狗,好不容易上大学了,想要在大学脱单,家里人却给安排了一个美女保镖,而这个美女保镖死眼看不上苏逸我的贴身女侍...
前世身为杀手的我在一次对毒枭的暗杀任务中失手身死,却不想来到冥界,被许下成为大魔尊并重生到死前一年的时间。老天给了他再来一次的机会,已经脱胎换骨的我面对这次不一样的人生,打出一片自己的天下,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重生开局成为大魔尊...
是由明末清初的计六奇根据当时流传的各种史料编写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明万历至崇祯时期北方地区相关史实。全书共二十四卷,起自明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兴起东北,止于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全书分年记事,于崇祯一朝最为详尽。而李自成攻入北京后的史事,几乎按日排比,每日记录。每年之中,又以纪事本末体逐事标立名目,取材广泛,记事有序,其中大部分内容都比较准确,也有少部分内容属于当时广泛流传的封建迷信内容。本书收集史料宏富,叙事清晰,学术价值较高,是研究明末农民战争和明清之际民族斗争的重要历史资料。目前该书尚未有白话文翻译,为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作者在翻译本书时,对本书的篇章进行了一些编排,使之更简明清晰成体系化和便于查找。...
本该出差的老婆,却突然出现在医院,还受了伤,而跟她一同受伤的,居然还有一个男人。马伟不解,问医生什么情况,医生说两人是被从酒店送来的娇妻的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