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韩朝宗脱出而出地回道“臣以为刑部尚书李适之在公克勤,嘉贞近名,朝野内外赞誉颇多,可为左相。”
李适之乃太宗皇帝废太子李承乾的亲孙,和李林甫一样同为李唐宗室,颇有才干,在刑部尚书任上却是做了不少事情。
李隆基有心挑拨李林甫和李亨相斗,乐得看见亲近太子的李适之担任左相。于是点了点头回道“李爱卿治政宽和,功绩颇多,确实堪为左相,众卿以为如何?”
李隆基表面上是询问众人的意见,实际上心里已经否决了姚奕,认可了李适之。李林甫何等机警,最擅长的就是顺风使舵,纵然他心里再不愿也不会公然和李隆基唱反调。而李琮的庆王党中又没有拿得出手的合适人选,没有必要为此惹了皇帝不快,于是也闭嘴不言,算是同意了下来。
李隆基见殿中一片沉静,于是宣布道“既然众卿并无异议,那左相一职便由李爱卿担任,即日起李爱卿卸去刑部尚书之职,任职左相兼兵部尚书。门下省即刻起诏。”
“臣李适之谢陛下隆恩。”新任左相李适之大步走了出来,躬身跪拜,激动地回道。刑部尚书和左相看似只有一步之遥,但实际上却如隔天堑,跨过了这一步,从此他李适之也是大唐朝堂中最顶尖的大人物了。
而与李适之同样高兴的还有太子李亨,李适之虽然不是太子党人,但他和李亨、韦坚、皇甫惟明等太子党人关系极好,有了李适之担任左相,他在朝堂中势力的展也就方便了许多。
左相之位已定,此次朝议中最大的利益已经被太子党分得,其次的便就是李适之留下的官位,刑部尚书一职了。
刑部尚书乃刑部主官,掌管整个大唐的刑狱诉讼,权力极大,也是各方关注的焦点。其中又以在朝中势力相对单薄的李琮为最。
左相一职庆王李琮手中没有拿得出手的人物,故而没有相争,但对于刑部尚书之位李琮却是志在必得的。
李林甫官拜右相,兼任吏部尚书,户部尚书、礼部尚书又都是他的党羽,兵部尚书方才又给了与太子李亨一向交好的李适之,工部陈希烈虽然各不相帮,但却是一株墙头草,风吹两边倒。
可以说,朝廷六部之中没有一处是李琮的势力范围,所以李琮对于李适之升任后留下的刑部尚书之位已是垂涎已久。
大理寺卿裴敦复为官近二十载,熟悉刑诉,又与李琮走地很近,自然就成了李琮最为中意的刑部尚书人选,为此,李琮还送出了许多珍贵古玩,希望高力士在李隆基的面前多多美言。
不过人算不如天算,李琮还没来得及展开他的布置,一封自剑南而来的战报便打乱了他的步子。
“启禀陛下,自剑南来的急报,请陛下御览。”一个身着朱袍的御前太监跪倒在地,恭敬地呈上了一封插着三根羽毛的急件。
信上插羽名之羽檄,自古有之。随着羽毛数量的不同,紧急的程度也不同,三根羽毛便是最高级别的了。
高力士见了这封信件,连忙走下丹犀,从御前太监手中接了过来,奉到了李隆基的手边。
李瑁出征已经两月,此时传来急件无非两种情况,要么是唐军战胜,李瑁派人前来报捷;要么是战事不利,李瑁上书请援。此次李隆基派遣李瑁督军,对于李瑁的看重已经不言而喻,所以这信件中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会对以后的朝堂产生极大的影响。
只是不知怎的,李琮看着李隆基手中的信件心里却咯噔地跳了一下,感觉莫名的慌张。
李隆基从高力士手中接过信件,立刻拆开了信件,快地阅览了起来。
“父皇恭安,儿臣李瑁谨奏蒙父皇信任,授儿臣剑南节度使之职,总督剑南军政。自两月前,儿臣奉命远征,儿臣自知愚钝,恐负父皇重托,夙兴夜寐,不敢轻矣......”
李隆基逐字逐句地看着,起初表情还算寻常,但随着慢慢看到了后面,看到李瑁轻骑绕后,火烧军粮,在看到击退莽布支,重夺安戎城,脸上的笑意越地浓重了。
“我儿壮哉,一身是胆,亲率两百精骑火烧吐蕃军粮,一举击溃吐蕃二十万大军,重夺安戎城,真乃我李家麒麟儿。”李隆基手中扬着书信,志得意满地对众位朝臣笑道。
李隆基之言一出,朝堂中立刻炸开了锅。
以少胜多不说,还亲自率军烧了吐蕃的粮草,一举击溃吐蕃二十万大军,收复了丢失近百年的安戎城,单论战绩而言,这已经是近年来大唐外战的最好成绩了。有儿如此,也难怪李隆基会这般得意了。
方才还志得意满的李亨脸上顿时憋得一片赤红。他才是太子,才是最应该继承李隆基帝位的人,李隆基在众臣面前这般夸耀李瑁,李亨的心里脸上如何能过地去?
不过此时,无论和李瑁关系如何,心里是愿意不愿意,众人都出言恭贺了起来“陛下圣明,寿王勇武,吐蕃蛮夷之国也敢捋我大唐虎威,实乃自取灭亡。”
李隆基一向最重边功,此次李瑁地胜利着实为他大大长了脸,李隆基将信件交于高力士之手,吩咐道“为记我朝大胜,即可改安戎城为平戎城。大将军,将此捷报交于众臣之手,相互传阅。”
“诺。”高力士接过信件,走下了丹犀。
信件在众臣手中传阅,众人心里心思不一,其中最为激动的就要数卫尉卿杨洄了。
卫尉卿掌管卫尉寺,乃九卿之一,主掌大唐军器仪仗、甲胄兵械,权责颇大。不过这杨洄除了卫尉卿一职外,还有一个更加引人注目的身份武惠妃之女,咸宜公主李淑的驸马。
杨洄因为咸宜公主的原因,一直在为武惠妃还有李瑁效力,早些年间还未武惠妃设计陷害了前太子李瑛等人。
可以说,杨洄算得上是根正苗红的寿王党了。
待到众人传阅完毕,杨洄即刻出列道“启禀陛下,臣以为寿王击退吐蕃,收复安戎,扬我大唐国威,理当重赏。”
李隆基本就有心培养李瑁制衡李亨,杨洄的话正中他的下怀。
李隆基点了点头,高声道“寿王率剑南上下大败吐蕃,于国有功,传朕旨意授寿王上柱国之衔,封为左武卫大将军,加封地三千户,照领剑南节度使之职,赏银万两;封章仇兼琼刑部尚书,加殿中监,赐金鱼袋,赏锦缎一千匹;封马璘左武卫将军,加正四品宣威将军衔,协助寿王治理左武卫军务;封武彦平秦州都督,加正五品宁远将军,掌秦州军事;有番将翟都局弃暗投明,降我大唐,协寿王火烧军粮,封归义侯,食邑三百户。其余一应人等册封均按寿王之意照准。”
捷报入京,庆王原本志在必得刑部尚书也旁落他人,落到了章仇兼琼的手中。
听着李隆基的旨意,李琮的眼中满是厚重的阴翳,写满了不甘。
喜欢长安风请大家收藏长安风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作者是个花心的,每个世界或许不只是一个相好,不喜欢的可以跳过,第一个世界三生三世白凤九和东华的小故事,第二个世界花千骨中轻水和笙箫默,第三个世界陈情令之江厌离和蓝曦臣,第四个世界甄嬛传之沈眉庄和皇上温实初,第五个世界活佛济公之胭脂和李修缘第六个世界白蛇传之青蛇和法海第七个世界雪中悍刀行之红薯和徐凤年第八个世界还珠格格之知画和五阿哥永琪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穿越到三国的董良,想要结束乱世,跟随关羽千里走单骑投奔刘皇叔。抄底刘备,用后世的见识,建立先进的王朝,加快社会阶段的演替!关将军,我们这是往哪里走啊,不是去河北找皇叔吗?董良莫慌,哨探到前方就是洛阳城,经过此处很快就可以到河北了。关将军,洛阳在西,皇叔在北,你不认路啊!!!...
她本杀手,一朝重生,沦为异世最卑贱的帝家庶女,貌奇丑死血脉,人人欺凌羞辱。当怯弱草包脱胎换骨变成夺命狠辣的蛇蝎妖女,惊才绝艳,歃血而归,一杀成名。她睚眦必报,世人欺一倍,她还之千倍天地不仁,她驭神...
白天更新都是在改错别字,请忽略呀很多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出场之后,ta的粉粉黑黑在评论区掰头,很影响其他读者。所以就关闭评论啦。oveandeace字母站u主古青青一觉醒来,得到了一个万朝视频系统。她所制作的视频,将会被投放到诸天万界,无数历史朝代。那一日,无数个历史衍生平行世界之中,天空骤然浮现水幕。白玉京上的仙人施展留影法术,降下视频。第一期视频唐宋十大诗人,评选唐宋千古风流人物杜甫李白肯定能上榜李白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李贺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真是个笑话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这天幕可否有在下一席之地朱元璋谁说朕不会作诗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大俗即大雅懂不懂乾隆朕为十全老人,两千年无人可比一生作词四万,一人可抵全唐,若不是只盘点唐宋,榜上必然有朕的诗篇华夏最美诗词盘点完之后,各种视频轮番上映。孤篇压全唐李白等全唐诗人一词压两宋苏轼等词人学生们最爱的诗人居然是乾隆乾隆哈哈哈哈,果然如此,朕就是这么优秀。盘点史上十大最燃绝句,这不比博燃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寇可往,我亦可往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盘点十大奇女子平阳昭公主上官婉儿柳如是古代美男卫玠在下居然被看死了邹忌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谁美悲情人物短命王朝宋高宗赵构什么朕配不上岳飞秦始皇朕的大秦亡于胡亥了他还杀干净了同胞兄妹晚上1o点左右更新,不更新就是还在写,还要再等注1广义的诗括诗词和曲,所以十大诗人既有诗人也有词人。2自嗨之作,人物ooc预警,私设很多,非考据向,介意者慎入。3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里诗人排行有主观色彩。排名也为了剧情服务,让剧情变得更完整。每个读者心里也有自己的排行,可以当做文中排名不分先后。4第一章已经说过了视频内容参考正史野史诗词评传等资料,为防止后面忘了标注,在文案做个总结本文提及的古诗文以及古句皆为引用。本文历史相关科普知识基本上都是查阅图书馆资料以及网络资料得来的。人物传记以及其他历史背景参考资料宋史新旧唐书等古籍,各种人物小传,百度,维基百科,知网论文等等。...
一座前朝留下来的宝库,需要用一对如意佩去开启。如意佩的作用却鲜为人知。欧阳王朝篡位成功后,疯狂追杀前朝的将士臣子,并且一直在寻找那座宝库。轩宇和李晨阳(原名浩晨)成长起来后,为报国仇家恨,跟神医鬼手五李晨阳的哥哥碧天鬼手五的义女雪儿一起走出墨兰谷。随着众多江湖人士被圈入这场争斗,在江湖上掀起了一场腥风血雨。如意佩...
作品简介前世,因为逆天机缘被夺,顾翔宇只能躲在元星球中蹉跎一生,最后连累女儿惨死,自己也成为凶兽牙祭。重生后,顾翔宇果断地夺回属于自己的最大机缘,一步领先,步步领先。他不仅与天争命,跟人类联邦共同抵御降临者和凶兽入侵,守护星球安全。他更是逆天改命,成长为绝世强者,踏上星际巅峰,迎娶星界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