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009章 神兵初成(第2页)

赵钢也点头赞同:“憨娃儿力气甚大,做这等事,正得其所。”

李曜笑着道:“如此便说定了,时辰不早,二位早些回去歇息吧。”

赵钢和周大锤子便行礼告辞,李曜拱手相送,待二人出了小院,才回头对憨娃儿道:“憨娃儿,今日制成这剑,你有功劳,许你的腊猪肉,少不了你的,明日我便与厨子去说。”

憨娃儿喜得不知道说什么好,只是傻笑。

李曜又道:“你今日也吃好睡好,明日制那钢槊,赵周二位的技艺当无差池,剩下的,可就看你鼓风煽火的本事了,要是力气不够,炉温不能稳住,我可是要罚你的。”

“曜少爷,俺省的,要说别的事,俺还不敢乱说,要说力气,俺只要吃饱,谁都不怕!”憨娃儿拍着胸脯保证道。

李曜轻轻一笑,点了点头:“好,既然你有信心,那就这样吧。去牵了马来,回家了。”

憨娃儿应了一声,跑着去了——

“少爷,今晚不看书么?再过两日,西席先生要来查验功课,如今少爷白日里这般忙碌,晚上再不温习一二,届时先生考校起来,万一应对之下有所差池,只怕老爷不喜。”赵颖儿一如昨日,早已在李曜用餐的时候便在他房间里生了火,此刻见李曜进来,便说了这么一句。

李曜一怔,才想起自己也算是这个时代的读书人。不过唐时科举与明清差异极大,他如今并无什么“功名”在身。要说起来,唐朝科举上承隋制,又别有展创新,在中国科举的历史上有重大影响,但是与明清那种科举,却有很大的差别。

比如说唐代读书人要夺状元,不像明、清诸朝那样,先经县、州、府筛选,再经各省筛选,然后参加国家级考试:通过会试定一回名次,再通过复试定一回名次,再通过名义上由皇帝出题的殿试、十来位重臣“公同阅卷”、公推出前十名,由宰相在皇上面前“读卷”,最后由皇上“钦点”状元、榜眼、探花。

唐代一般只在几个大区稍微认真地选拔一次,合格者便可直接参加“省试”(名义上由尚书省主持的全国性考试,相当于后来的“会试”),其录取人选与各人的名次全由知贡举一人确定。知贡举一般是三年一换的,有时一年一换,各人的学识、品性、心态不一,当然也就不可能有个统一的标准。而且考卷不糊名,有时尚未开考,而名次已定,更有强要状元、自定状元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唐代的状元实际最多只相当于明、清的“会元”(会试第一),甚至连会元都不如。因为明、清诸朝科举考试已是主要的选拔官员的途径,筛选层次既多且严,参加国家级考试的人数亦远远出了唐代(唐代应考的举子多则2ooo人,一般每年1ooo人左右,而明清读书人参加科举不仅人数则极为庞大,录取比例自然很小,而且会元的确定有极严格的程序,一般不是哪一个人说了能算数。

不过,也并不是说明清的科举就在所有的方面都比唐时先进,至少从科目广博上来说,明清对比唐时,那是天差地别。

隋设科举之时,以明经、进士两科取士。唐朝沿袭隋制,并有进一步的展。由于国家制度的健全,经济的展,庶族地主的兴起,要求提高社会地位,获得参政机会;李唐朝廷用科举考试作为选拔官吏的主要办法,以此选拔合格人才,提高官员素质和笼络士人等。

考生的来源有从国子监来的“生徒”和经州、县选送的“乡贡”。先由礼部考试录取,再经吏部考以身、言、书、判,合格后始能授官。

李曜穿越前逛某些历史论坛时,经常对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放肆狂喷,就是因为唐时广博开放的科举思想到了明清时节,便被人为地搞得完全走了样。

唐时的明经、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后来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进士科得第很难,所以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唐代考试科目又分常科和制科,每年分期举行的叫常科,由皇帝临时下诏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常科有:秀才科,明经科,进士科,俊士科,明法科,明字科,明算科,一史科,三史科,道举科,童子科等5o多种。其中秀才一科,在唐初的要求极高,很少有人能通过,譬如太宗李世民时期,就有一科考完没有一个通过秀才考试的记录,可见其难度之高,因此秀才科逐渐废弃。俊士科则不常举行。考试的方式有:口试,贴经(填空),墨义(相当于口试的笔试化),策问(论文),杂文(诗赋)。

明经科的内容:9部经书,《礼记》、《左传》为大经;《诗经》、《周礼》、《仪礼》为中经;《周易》、《尚书》、《公羊传》、《谷梁传》为小经,不仅仅是6经,另外,《孝经》、《论语》为必考。明经科的考试方式一般只是口试,贴经(填空),墨义。一般只要对经文以及注释,记忆背诵熟练,就可中试。

再看进士科。进士科原来只考策问,后来加上贴经(填空),杂文(诗赋)。贴经只贴大经,即《礼记》、《左传》。再加上贴《老子》,十个问题中能答上四个即可合格。杂文要求诗赋各一。策问要写五篇。策问主要是对时下国家的政治、经济、法律、军事、政务、漕运、盐政等等方面提出问题并作回答。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进士科一般取中很难,录取率只有1%-2%,因此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称。唐前期每科进士只取十几人,后期也只取三十几人。大诗人孟郊当时考中后,欣喜若狂,作《登科后》,其中有一名句流传千古:“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遍长安花”,可见其难,可见其喜。

至于其他,再有:明法科,国家选取司法人才,范围为律七条,令三条。明字科,文字理论及书法,考《说文》、《字林》。明算科,考数学,范围很广,选数学人才。一史科,从《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中任选一,考贴也考策。三史科,《史记》、《汉书》、《后汉书》均考,主要是选拔历史方面的人才。道举科,考《老子》、《庄子》、《列子》。童子科,十岁左右的童子,考《孝经》、《论语》……等等。

因为这些原因,李曜当初便一直感叹:看看人家唐代科举考试的范围有多大!从经文到时事政治、经济、制度、军事、法律、盐政、漕运、历史、数学、文字学等等,而且不仅考儒家的东西,还考道家的东西。

他甚至觉得,和那时的科举相比,后世的高考也不过如此罢了。

如此一来,考试范围非常广泛,要学的东西也非常多,不仅儒家,还有道家,及各种经史都考,还有诗词歌赋,并且非常重视策问,也就是考治国方略。李曜觉得,这样的考试才能选拔出真正的人才来。而且,常科登试后,还不能立即做官,必须经吏部的考试,叫选试,选试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职。

这选试也很难,譬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大文豪韩愈中进士后,三次选试都没有通过,只好去刺史那里做幕僚。可见这是一个多么严格的选才制度。

当然这样的科举,由于考试范围极大,有很多科目又不可能有什么“标准答案”,以至于考试成绩的公正性就难免有些不易确保,因此到了明清时节,为了保证所谓的“公平公正”,便逐渐兴起了八股之风。

只是李曜对此很是不屑,认为这是因小失大,仅仅因为要一个更标准的答案,就把整个科举取士的初衷都改变了,八股文写得好与能不能治国牧民有什么必然联系?这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不过此时赵颖儿提到这件事,却让李曜心中一动:“我既然是读书人,以我家现在的实力,活动活动,拿个贡举的名额,应该是再容易不过了。那么我如果去参加科举,是不是可行呢?”

再一想,还是自己否定了这个想法,不说自己这点水平过不过得了那独木桥,就算过得去了又如何?李唐这个朝廷已经只有十几年的寿命了,自己万一科举高中了,被留在朝中为官,十几年后朱温那老yin棍干出白马之祸的时候,咱这个大好头颅,可不一定保得住!

他脑子里念头转得极快,想的事情虽然多,但也只是数息时间,既然想明白了不能走科举这条路,便也有了措辞,当下便道:“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怎能成事?眼下我李家大难临头,我身为家中一员,总要以维护家业为己任,至于读书之事,却也不差这几天。这几天我须得保持精力,待铁坊的流水线作业步入正轨,再来温习不迟。”——

ps:唐与明清科举之论,只是无风一家之言,诸君若有不同意见,既可一笑而过,也可在书评区畅所欲言。若能得诸君详作高论以教,诚为幸事。

另,求收藏啊,求红票啊!

热门小说推荐
穿书成为假千金的亲妹妹后

穿书成为假千金的亲妹妹后

社畜云章穿越修真界后又穿进一本真假千金文,成了假千金的亲妹妹。真假千金有一个共同的白月光卫王。卫王是皇太后嫡出,清隽绝俗,如天上月,在云隐寺出家。当云章穿书而来,拉着一家子跑路,路遇一少年,甚合胃口。卫王如月光清冷你意欲何为?云章别误会,就是看上你封地那一片山云隐寺旁边那些田地。卫王愈冷竟然没看上孤?云章四舍五入就算是吧?毕竟这身份是真的好用!破庙里,云章暗道,不好!真千金好像又重生了,竟然要将她和白月光一块杀了!莫非还想做女帝?但这么乱来不是坑人吗?...

美剧:谁还没点副业?

美剧:谁还没点副业?

简介关于美剧谁还没点副业?先生们!女士们!这里是艾伦秀!让我们有请!最出众的小说家!伟大的数学家!魔术之神!奥卡斯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诺贝尔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诺亚康斯坦斯库柏!!!主持人唱响一系列震撼人心的头衔后,一名金色短,面带微笑的俊美男人从幕后走上舞台。诺亚接过话筒,开口便是迷死人不偿命磁性声调。其实,我的主业是神只,魔术师,数学家大学教授这些其实只是我的副业(单纯的爽文,不喜轻喷~)...

狂妃来袭:腹黑邪王请宽衣

狂妃来袭:腹黑邪王请宽衣

简介关于狂妃来袭腹黑邪王请宽衣她本是燕京城最尊贵的嫡女,也是人人嘲讽鄙夷的寡妇。当她带着没爹的小包子回归,所有人都在等着看她的好戏。谁料天人之姿的摄政王竟天天腆着脸上门倒贴?王爷,尚书府小姐在楚大小姐面前炫耀新得的夜明珠!送大小姐百匣子夜明珠,给大小姐缀鞋面玩。王爷,大理石少卿夫人抢了楚大小姐看中的字画!把八大仙人的字画送过去给大小姐糊墙。王爷,漕帮帮主天源公子淮南王和漠北可汗都说愿意给小公子当爹!本王这个亲爹还没死,他们算老几!从此小寡妇摇身一变,过起了带娃虐渣赚钱撩美人的生活,天天美滋滋,日日换新欢。什么,渣王爷想吃回头草?楚寒烟崽!呸他!小崽崽我tui!!某王爷我不是!我没有!听我说!...

我成了一本功法秘籍

我成了一本功法秘籍

作品简介我成了一本功法秘籍,好多人都想上了我啊呸,是好多人都想修炼我!按照剧本,无数人打生打死争夺我,但都没抢到我,随后一个清秀的少年出现了。他是一个大家族的...

九敏!封家小奶包又拿泥人扔鬼啦

九敏!封家小奶包又拿泥人扔鬼啦

华国富封家多年前被绑架后坠下山崖生死不明的奶团子。突然某天拖家带口的自己找回来了。奶团子小熙宝的出现,给封家重新带来了希望和生机。有人想设计搞垮封家,熙宝出手解局破阵分分钟搞定!有人想给垃圾复国,熙宝直接一套灰飞烟灭大礼包!有人欺负熙宝的小哥哥,泥人小分队出动,上去邦邦就是几拳!给妈妈治病帮姐姐摆脱轮椅九敏!封家小奶包又拿泥人扔鬼啦...

征服之全面战争

征服之全面战争

这个世界的走向不是通过演讲和大多数投票表决来制定的,唯有铁与血,才是让反对者闭嘴的捷径!林皓达霸道的从教皇手里夺过皇冠,戴在自己的头上,桀骜且自信的向全世界说出他的登基宣言!这是一个拥有全面战争系统的黄种人,在西方欧洲杀出一片天地,征服全世界的故事!主角只信奉一句话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征服之全面战争...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