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待皇帝入了座,端王妃才带着两位郡主坐下,殿内一时静悄悄,再不似方才那般轻松自在,无端添了些压抑。
皇帝也察觉出这份不同,端着白玉茶盏与许太后道:“朕在门口就听到一片笑语,不知叔母和两位妹妹与母后聊什么聊得如此开怀?”
许太后轻笑:“正说起嘉宁和李二郎、还有阿妩俩口子约着去上元灯节玩呢。”
皇帝端着茶盏的手稍顿,垂下眼眸:“原是这事。”
浅啜一口茶水,他缓缓抬眼,看向下首坐着的嘉宁:“她病好了?”
被皇帝这么一问,嘉宁莫名有几分紧张,明明从前这位大堂兄最是温和可亲,可自打他当了皇帝后,无形就生出些不可接近的距离似的,叫人看着都有几分惧。
稍定心神,她嗓子发紧地答道:“是,前两日刚好随李家嫂嫂去看了她,虽然面上还有些憔悴,但精神还不错。”
皇帝默了两息,而后转脸看向许太后,微微轻笑:“看来母后派去的御医挺管用,前阵子还病得下不来床,现在都能与人约着去玩了。”
许太后说了声是,刚想带过这个话题,又听皇帝似笑非笑道:“长安灯节的确热闹,朕在北庭那几年,也常想起灯会盛况,心向往之。”
嘉宁一向嘴巴比脑子快,闻言便道:“陛下现在回来了,若想看灯会,尽管出宫看好了。”
话音未落,就见端王妃瞪了她一眼:“陛下面前别乱说话。”
嘉宁被瞪得莫名其妙,小声咕哝:“我哪乱说话了。”
“陛下千金之躯,哪能随意出宫。”端王妃板着脸看着女儿,又侧过身,对上首之人道:“陛下勿怪,嘉宁这丫头说话不过脑,都是我与你叔父太娇惯她了。”
皇帝笑笑,云淡风轻抬手:“自家人闲聊罢了,叔母不必如此紧张。”
许太后也适时开口缓和了几句,不再提上元灯会,只将话茬抛到庆宁身上,聊起她家的小儿子来。
又闲坐一会儿,端王妃就以时辰不早为由头,带着两个女儿先行告退。
天色灰淡,寒风萧瑟,翠盖珠缨的马车在平整的宫道上辚辚向前。
轻晃的马车内,端王妃沉着脸看向嘉宁:“你猪脑袋啊你。”
嘉宁委屈扁嘴:“我又怎么了嘛?”
端王妃目光炯炯地瞪她:“见着陛下来了,你还在他面前提什么李妩,提什么上元灯会,你不是猪脑袋是什么?”
嘉宁愣了愣,旋即也缓过神来,不服气地反驳:“这有什么嘛?李妩和陛下那点事都是多少年的老黄历了,我看陛下都不在乎了,倒是您一惊一乍的?”
端王妃被她这理直气壮的反驳给呛住,再看她那副丝毫不以为意的蠢样子,只觉一口气堵在胸间不上不下。
庆宁连忙上前帮她顺气:“母亲莫气,妹妹也就随意提了一嘴,陛下宽宏,不会与她计较的。”
端王妃抿唇不语,边缓着气,边将皇帝的举止神态在脑中过了一遍。
很平静很淡然,但未免太过平静淡然……
总之,以她处世多年的经验来看,不对劲。
思及此处,她抬手揪起嘉宁的耳朵,同时一本正经看向庆宁,肃声告诫:“你们俩给我听好,如今你们这位堂兄已是皇帝了,日后再与他说话,须得时刻谨记,先君臣,再亲戚。尤其是你,嘉宁,说话之前在脑子里过三遍再出口,否则别怪我不客气!”
嘉宁被揪得嗷嗷直叫,哪敢再嘴硬:“知道了知道了!诶诶诶,阿娘快松手,好疼——”
沉沉暮色里,端王府的马车驶离巍峨寂静的宫城。
而这场风雪连绵下了五日,直到上元节这日,似是不忍惊扰人间这场繁华盛事,总算停歇放晴。
第9章
长安城里的规矩,为庆上元佳节,罢宵禁三日。
昏昏沉沉中,薛凌从朦胧迷糊中清醒过来。这是哪儿?似曾相识的土胚房,残旧破烂不堪,老式窗户上贴着一对红艳艳的大红喜字,昏黄的小吊灯出微弱的红光。她躺在崭新却简陋的木床上,盖着一张薄薄的大红色喜被,床尾坐着一个挺拔冷峻的明朗男子。薛凌愣住了!他是程天源!!是他!竟真的是他!程天源,那个小时候疼她呵护她的邻家大哥哥,那个娶了她却当了一辈子鳏夫的丈夫,那个默默各位书友要是觉得八零年代追夫记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简介关于拂柳闲记忠国公府七姑娘柳妙璎有个写话本的爱好,以拂柳居士之名孜孜不倦地创作话本,不曾想自己有一天也成了话本中的人物一手验尸之技让柳妙璎得以见识形形色色的案件,也为她的话本创作提供了不少灵感。看国公府小庶女一路验尸破案披荆斩棘,顺带收获友情和爱情。...
某一天,寒清寺的小和尚遇到了一个来上香的奇葩施主。小和尚,你说佛祖真的能实现愿望吗?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那我想要你做我的相公,你看这愿望能成吗?小和尚认真的想了想,摇摇头道,我看不能成。你刚才不是还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吗?女施主急了。小和尚从容地道不,佛祖只能实现愿望,不能实现白夫君别跑,捉个和尚当相公...
优质精品图书推荐...